
苦瓜是葫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實。枝葉籐狀,攀援生長,多節分枝,果實呈長圓形,外皮有不整齊的瘤狀突起,果實內有種籽,果實成熟時由青色變黃色,再變紅色。苦瓜全棵分為苦瓜根,苦瓜籐,苦瓜葉,苦瓜花,苦瓜果,苦瓜籽,全都可供藥用。每年三月種植,四月開花,五至六月收成。中國主要種植地方是廣東、廣西和福建,其餘地區極少生產。
苦瓜含苦瓜甙、果膠、葡萄糖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,能降血糖,糖尿病患者適宜食用。
苦瓜味苦性寒,患慢性腸胃炎,妊娠,產後的婦人都不宜多食。清朝時代醫籍《本草求真》記載,苦瓜能清暑瀉熱,解毒止渴,降心肝肺的火熱邪氣,能治熱病煩渴引飲,中暑,痢疾,眼赤疼痛,癰腫丹毒,惡瘡等症。如果有發燒現象,常用苦瓜乾煲水以消除積熱,因為苦瓜乾是經濟有效的清涼解熱藥。若因濕熱腹瀉,或痢疾初起,取苦瓜大者一個,小者兩個,剖去內腹核,切碎,搗爛榨汁,加砂糖適量,以沸水沖服,每次喝半杯,可減輕病情。不過,脾胃虛寒,腹痛,腹瀉者不適宜飲用。
民間喜歡用苦瓜大豆燜排骨,這種配搭不但香甜可口,更能降膽固醇,降血壓,抗血管硬化。
別名 | 涼瓜、錦荔枝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學名 | Momordica charantia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英名 | Bitter Squash (Karela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科別 | 葫蘆科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原產地 | 原產於印度,古稱“南番”,明末才傳入中國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常見品種 | 大釘苦瓜、雷公鑿、臺灣綠苦瓜、哥斯拉苦瓜/山苦瓜、臺灣白苦瓜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盛產季節 | 以夏季最佳,肉質細嫩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選購方法 | 成熟的苦瓜往往開裂,耳出金紅異彩。選購時以瓜形大,瓜肉厚,表皮顏色光亮為佳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保存方法 | 苦瓜不耐保存,建議現買現食。苦瓜貯藏時,溫度應掌握在10-13℃範圍內,相對濕度85%左右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清洗方式 | 整條放在清水裡浸泡,然後用軟布清洗,表面凹凸不完整,有害物質易殘留,可以適量放入蔬菜清洗劑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烹調技巧 | 通過開水焯或熱油烹調,其苦味會有所減少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常用菜式 | 蘋果苦瓜汁、苦瓜肉丸、苦瓜排骨湯、涼拌苦瓜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營養含量 1 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趣味小知識 | 民間傳說:苦瓜有一種“不傳己苦與他物”的特點,就是與任何菜如魚、肉等同炒同煮,絕不會把苦味傳給對方,所以有人說苦瓜“有君子之德,有君子之功”,譽之為“君子菜”。民間諺語:“人講苦瓜苦,我說苦瓜甜,甘苦任君擇,不苦哪有甜。” |
食譜
苦瓜鹹酸菜排骨煲
苦瓜鹹酸菜排骨煲香甜可口,清熱排毒,降血糖,抗老化。
材料(二至三人分量):
苦瓜 | 三隻(約斤半) |
鹹酸菜 | 半斤 |
大豆 | 四両 |
乾蒜頭 | 二顆 |
新鮮豬排骨 | 半斤 |
醬油 | 二湯匙 |
雞粉 | 一茶匙 |
砂糖 | 適量 |
生粉 | 適量 |
紅辣椒 | 一隻 |
植物油 | 適量 |
食鹽 | 適量 |
做法 :
1. 洗淨苦瓜,切瓣,去核,切塊。
2. 洗淨大豆,用熱水浸半小時。
3. 蒜頭去衣,拍扁。浸洗鹹酸菜,切片。
4. 洗淨排骨,斬件,用雞粉、砂糖、醬油、生粉、植物油醃二十分鐘。
5. 用適量清水煲鹹酸菜和大豆半小時,再加苦瓜、排骨煲半小時,加食鹽、植物油,便可食用。
苦瓜炒雞蛋
苦瓜炒雞蛋香苦可口,清熱排毒,利尿祛濕,除熱氣,清口氣。
材料(二至三人分量):
苦瓜 | 二隻(約一斤) |
新鮮芜荽 | 一棵 |
新鮮雞蛋 | 四個 |
植物油 | 適量 |
雞粉 | 適量 |
食鹽 | 適量 |
做法:
1. 洗淨苦瓜,切瓣,去核,切成條狀。用清水浸洗。瀝乾水分,用少量食鹽醃十分鐘,過清水,輕輕榨乾水分。
2. 在碗中打雞蛋,加雞粉、食鹽,拌勻。
3. 洗淨芫荽,去頭,切成細節,待用。
4. 用植物油起鑊,炒苦瓜,加雞蛋,炒勻,上碟。加芫荽,便可食用。
苦瓜炒牛肉
苦瓜炒牛肉香滑爽口,清熱利尿,祛濕消炎,除暗瘡。
材料(二至三人分量):
苦瓜 | 三隻(約斤半) |
新鮮牛肉 | 半斤 |
醬油 | 二湯匙 |
雞粉 | 一茶匙 |
砂糖 | 一茶匙 |
生粉 | 適量 |
紅辣椒 | 一隻 |
植物油 | 適量 |
食鹽 | 適量 |
做法:
1. 佛手瓜刨皮,去核,洗淨,橫切厚塊,留用。
2. 洗淨瘦肉,飛水三分鐘,撈起待用。洗淨乾瑤柱,用暖水浸二十分鐘。
3. 燒熱一湯匙油,爆香薑片。注入適量清水,加入佛手瓜、瘦肉、乾瑤柱煲至湯濃材料稔,再加入調味料和甘筍花,即可上桌,趁熱供食用。
佛手瓜瘦肉瑤柱湯清純香甜,營養豐富,健脾驅寒,增強消化。
- 食物安全中心轄下的食物研究化驗所 (FRL) ↩